第1期
(2017年2月9日)
本 期 目 录
●把祝福带给幸福母亲—幸福工程省组委会主任陈光普到云霄开展春节慰问活动
●幸福工程铺就深山致富路
●小作坊里走出幸福母亲
●幸福工程来帮忙 贫困母亲靓新天
●简讯
把祝福带给幸福母亲
——幸福工程省组委会主任陈光普到云霄开展春节慰问活动
1月9日—10日,幸福工程省组委会主任陈光普一行来到云霄县和平乡通贝村、桥头村开展幸福工程慰问活动。每到一户,陈光普主任都与受助母亲进行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她们的生产、生活、子女学习情况以及幸福工程项目发展现状,并为每位受助母亲送去1000元慰问金,让她们度过一个祥和、温暖的春节。此次活动共慰问23名幸福工程受助母亲和7名基层幸福工程志愿者,发放慰问金3万元。
慰问活动中,陈光普主任还与漳州市、云霄县以及乡、村计生协会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攻坚克难,持续做好幸福工程等生育关怀项目工作。陈光普主任希望各级计生协会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幸福工程等生育关怀项目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情服务计生困难家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加强力度,扩大幸福工程帮扶范围和覆盖面,既要纵向争取资金,又要横向整合资源,让计生困难家庭既享受到普惠政策又享受特惠政策;要加强宣传,不断提高幸福工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加强指导,不断提升幸福工程的质量和效益,让贫困母亲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吴秀娟)
幸福工程铺就深山致富路
宁德市蕉城区虎贝镇七淀村二女户黄妹香,是村里的致富女能手,她和丈夫联合七淀村23户村民,流转土地110亩,注册成立了沃丰野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2016年,黄妹香被该镇幸福工程项目办确定为幸福工程致富带头人,依托合作社带领12位计生贫困母亲共奔幸福路。
12位受助母亲将12万元幸福工程款作为股金投入合作社,合作社与受助母亲签订“入股享分红”协议及购销合同,并吸收受助母亲进社务工,按照“保底先分红、按劳月取酬、年终再分红、节日另慰问”的帮扶机制,实行契约式生产,帮助受助母亲低价购买种苗、化肥等生产资料,并推行统一市场、统一价格、统一商标、统一加工、统一质量的“五统一”标准化生产,形成统一规划、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的产业链,示范带动更多的计生家庭发展食用菌,走上脱贫之路。项目实施后, 每个固定出工的受助母亲月均收入3000多元,获入股分红款1000元及不低于300元的节日慰问金和不低于300元的年终奖金,受助母亲人均年增收3万多元。帮扶合同期满合作社负责还款、入股母亲不承担经营风险。进社务工的受助母亲还可以免费参加合作社组织的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自身脱贫致富能力。在幸福工程帮助下,合作社兴建食用菌大棚,引进自动装袋生产线,生产夏季埋地香菇45万筒,并吸纳7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既帮助合作社扩大了生产规模,又带动了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脱贫致富。近年来,虎贝镇把计生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作为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探索形成以“精准识别兜底子、精准帮扶结对子、精准管理创路子”为主要特点的“三精准”式生育关怀精准帮扶新模式,计划用三年时间,扶持计生贫困家庭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精准识别兜底子,即逐村逐户为153户464名计生困难群众制定生育关怀帮扶计划,使建档立卡工作与计生协会各项帮扶工作相衔接,帮扶措施与贫困现状相适应,实现分级负责采集数据、规范程序公示评议、因地制宜完善措施、动态管理跟踪监测。精准帮扶结对子,即立足“红色老区、边远山区、高海拔特色农业区”的乡情,依托黄家蒸笼、食用菌种植、黄酒等当地特色传统产业,设立黄家蒸笼专业合作社、沃丰野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乐丰酒业等幸福工程“N+1”帮扶基地,助力计生贫困母亲脱贫致富。精准管理创路子,即:坚持“菜单式”帮扶、“融合式”推进,实行“镇两委班子+机关党员+计生协会志愿者”“三对一”精准帮扶计生贫困户,注重扶贫资金、扶助对象、帮扶干部“三同步精准”管理,为帮扶对象提供发展资金、技术帮助、解决就业等服务,做到“精准脱贫,一个不落”。同时,为每位受助母亲赠送健康体检卡,可持卡到当地卫生院进行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8项检查,提高计生贫困母亲健康水平。 (黄晓霞 刘丽珍)
小作坊里走出幸福母亲
肖海秀是长汀县馆前镇复兴村二女家庭母亲,1997 年起她一直跟随丈夫走南闯北打零工,只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2008年,肖海秀夫妇回到家乡,看到不少乡亲通过加工米粉脱贫致富,还盖起了小楼房,夫妻俩也跃跃欲试,可苦于缺少购买粉干机的启动资金。镇、村计生协会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积极帮她申请了幸福工程资金2万元,鼓励她加工米粉,走“短、平、快”的路子。
肖海秀用帮扶款购买了一套小型粉干机,每天,夫妇俩起早贪黑,边学习加工技术,边认真加工米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年多的摸索改进,从月生产几百斤粉干到每天生产1000多斤粉干,小作坊产生了大收益。由于她家粉干质量好,口感佳,服务态度好、守信用,粉干始终供不应求。为了方便顾客、便于运输,2010年夫妇俩决定在离家3公里的大雪岭205省道旁新建米粉加工厂,但资金短缺,一直无法动工。镇、村计生协会再一次伸出援手,帮助她申请计生小额贴息贷款。同时,她向亲友借了部分资金,建起了一座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注册成立了城鑫食品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现在年产粉干1000吨,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年纯收入近50万元,成为龙岩市最大的米粉生产企业。
“喝水不忘挖井人”,肖海秀夫妇富裕了,她常说,自己是在计生协会和幸福工程的帮助下脱贫致富的,现在也要尽己所能帮助身边的贫困母亲。她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同村贫困母亲杨六金,靠借贷资金来种植一些食用菌,结果每年赚的钱仅够还本付息。肖海秀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力邀杨六金夫妇俩进厂一起生产米粉,一起经营管理。如今,杨六金夫妇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还盖起了小洋房,夫妻和睦、家庭幸福。同村独女户贫困母亲严招娣,一直以来仅靠种植一点烟叶维持生计,杨六金多次找她谈心,帮助分析原因,规划家庭发展。农忙时让严招娣夫妇俩上山种植和管理烟叶,农闲时下山一起进厂务工,帮助他们提高家庭收入。肖海秀的公司招收像杨六金、严招娣这样的计生家庭20多户,看着她们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每月能有3000多元的工资收入,生活越来越好,肖海秀夫妇心里总觉得美滋滋的。
如今,肖海秀的米粉产业越办越好,辐射到了周边14个村庄,形成了一条产业链,馆前镇的米粉产业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看着热火朝天的厂房,看着专心工作的姐妹们,肖海秀坚定地说:“母亲不应该贫困。多亏了幸福工程和计生小额贴息贷款的扶持,才有了我的今天,我也一定要让这里的姐妹们和我一样都过上幸福的生活,都成为幸福的母亲。”
(长汀县计生协会)
幸福工程来帮忙 贫困母亲靓新天
从家徒四壁到新居焕然,从朝不保夕到温饱有余,在幸福工程的帮扶下,家住石狮市鸿山镇东园村的蔡金香用辛勤的劳动和踏实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从“贫困母亲”变为“幸福母亲”。
曾经,育有二女的蔡金香与丈夫的全部家当就是两间石头房。他们一家四口与3户兄弟共同居住在一座石头房里,过着拥挤而贫困的生活。蔡金香与丈夫并无所长,仅靠种植一些农作物维持生活,虽然夫妇俩勤劳肯干,但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得庄稼收成差,年人均收入仅三千多元,而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还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种入不敷出、朝不保夕的生活,使蔡金香的家庭时时在困苦中挣扎着。
2015年“母亲节”当天,鸿山镇领导带领计生协会工作人员深入东园村,入户走访贫困计生户。在详细了解了蔡金香一家的情况后,决定将她列为幸福工程帮扶对象。在幸福工程帮扶下,蔡金香决心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不负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在得到幸福工程资助款5000元后,蔡金香和丈夫又自筹部分资金,购置了一部拖拉机。同时,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夫妇俩与村里石材加工场和工程队签订协议,为他们运输各种石头加工材料。一年多来,蔡金香夫妇不惧风雨、不畏暑寒,每天运输石材,从不停歇,夫妇俩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厚的报酬。如今,蔡金香一家已经住进了鸿山镇安居工程项目新建房,并添置了多种家电,家庭面貌焕然一新。
想起自己的经历,蔡金香激动地说:“我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要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一家的关心照顾,要感谢幸福工程的帮扶。在我有能力后,也要帮助更多和从前的我一样的贫困母亲,让她们脱离贫困的生活,感受到浓浓的温暖。” 如今,蔡金香正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努力帮助村里其他贫困母亲。
(石狮市鸿山镇计生协会)
简讯
南平市建阳区早安排、早部署,截至目前,已将2017年幸福工程款全部发放到户,共为135位计生贫困母亲提供帮扶资金275.5万元,用于发展种植、养殖业等生产项目。同时,该区还积极探索实施“合作社+计生贫困母亲”帮扶模式,共为5个村级合作社的32位计生贫困母亲提供帮扶资金60万元,帮扶她们发展生产的同时,有效带动村级产业发展。 (戴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