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
(2017年6月30日)
本 期 目 录
●省计生协会常务专职副会长阮诗玮率调研组赴宁德市蕉城区开展工作调研
●漳州市召开幸福工程研讨会
●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多举措提高帮扶效益
●幸福工程——致富“加速器”
●养鸡脱下贫困帽 勤劳走上致富路
●简讯
省计生协会常务专职副会长阮诗玮
率调研组赴宁德市蕉城区开展工作调研
6月29-30日,民盟福建省委会主委、省计生协会常务专职副会长、省卫计委副主任阮诗玮率调研组深入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北山村、霍童镇八斗村开展计生协会、中医药等工作调研。
在七都镇北山村,阮诗玮一行实地参观了闽台合作中草药种植基地和展览馆,详细了解了北山村计生协会发挥幸福工程帮扶作用,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计生家庭最大力度的支持,由致富能人带领计生困难群众发展特色畲药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工作成果。阮诗玮对北山村计生协会在幸福工程帮扶工作中立足地域优势,引导扶持计生贫困家庭发展特色畲药产业,走上致富路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北山村今后进一步落实好生育关怀项目帮扶工作,利用好畲药产业优势,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扩大项目帮扶面,提升项目帮扶效益,更快更好地帮助计生困难家庭脱贫致富。
在霍童镇八斗村,阮诗玮一行听取了近年来霍童镇及八斗村计生协会各项工作开展情况。阮诗玮指出,各级计生协会要进一步落实好新时期计生协会“六项重点任务”,扎实做好幸福工程、计生小额贴息帮扶等生育关怀项目,积极对接好农业部门扶贫政策,精准帮扶计生困难家庭;通过盘活集体资产,打造特色经济产业,推动村级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调研中,阮诗玮一行还走访慰问了八斗村钟月均、兰兴旺等八户计生困难家庭,共送上省计生协会生育关怀慰问金6800元。
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福建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刘泓,民盟福建省委会秘书长刘丹艳,省计生协会项目部部长
张晨霞,省卫计委中医药处副处长刘雪松等参加调研。宁德市副市长黄建龙,市卫计委主任李惠长,市计生协会常务专职副会长林学初,蕉城区计生协会常务专职副会长林菊生等陪同调研。(宁德市蕉城区计生协会)
漳州市召开幸福工程研讨会
漳州市计生协为了发现和解决制约幸福工程发展问题,进一步创新帮扶模式,提高帮扶成效,不断做强做大做优幸福工程,让更多的计划生育困难母亲得到关怀和帮助。6月28日在东山县召开全市幸福工程研讨会。市计生协会会长黄浦江,常务专职副会长黄仲芳,专职副会长徐萍,副调研员、项目部部长郭丽萍,各县(市、区)计生协会会长、常务专职副会长及幸福工程项目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
会前,参会人员到云霄县丰达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深入了解该幸福工程项目点实施的“专业合作社+计生贫困母亲”运作模式。该运作模式是结合县乡产业发展政策,将幸福工程与全市精准帮扶示范点相结合,互补互促,共同发展,通过幸福工程帮扶资金引导计生贫困母亲家庭参与到产业发展项目,这种模式不仅仅是简单的入股分红,合作社在提供工作岗位的同时,扶持计生贫困母亲发展生产,从“产销购”和技术等方面为计生母亲提供便利,在免费提供种苗、技术、肥料的同时,还提高了产品的收购价格,是一种具有
较高经济效益的帮扶模式。
研讨会上,各县(市、区)汇报了幸福工程工作总体情况和目前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各县(市、区)从资金安全、对象选择、简化程序、帮扶模式、项目运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深入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创新幸福工程帮扶模式。会后,黄埔江会长立即组织市协会领导及项目部工作人员针对各县(市、区)提出的有关幸福工程资金的性质和使用管理,运作程序简化等方面的普遍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要求项目部对能够马上解决的问题要立即提出解决意见并反馈。 (漳州市计生协会项目工作部)
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多举措提高帮扶效益
“计生协会十分关心我们计生户的创业,幸福工程的帮扶使我家收入增加了。”这是荔城区新度镇新度村黄丽琴的真心话。
黄丽琴是个独生子女户,女儿在校读书,夫妇俩经营五金交电配件来维持生计。2016年下半年想要扩大经营规模但缺启动资金。村计生协会了解后,向镇计生协会报告情况,得到核准审批,当年9月份给该户发放幸福工程帮扶款2万元,使该户经营的五金交电配件由原来的180种增加到270多种,经济收入也增加了近一倍。
新度镇为提高帮扶效益,近些年采取四条措施提升帮扶质量。一是摸清帮扶对象。各村摸准帮扶户基本状况,发展经济等项目的意向。二是确定帮扶项目。本着因地因人制宜,发展短平快项目为主,做到帮一户,发展一户。三是实用技术培训。该镇根据帮扶项目的需要,已举办电商、淘宝、家具设计加工、果树栽培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了帮扶户的知识和实用技能。四是加强跟踪服务。镇村两级计生工作人员定期深入各帮扶户调查项目运作情况及需求,邀请相关技术人员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创业顺利,确保资金安全高效。
据了解,该镇近两年来共帮扶160户,发放幸福工程款、小额贴息贷款621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游文贤 黄珊珊 吴文闪)
幸福工程——致富“加速器”
“因为有了幸福工程的帮助,我提前3年实现脱贫致富,村里的姐妹们也提前增产增收,幸福工程真是我们脱贫致富的“加速器”。武夷山市武夷街道黄柏村“幸福母亲”吕淑荣如是说。
几年前,吕淑荣家虽有十几亩茶山,但由于缺乏技术和设备,只能卖茶青,赚不了多少钱,一家人挤在60平方米的小土房里,为生活发愁。正当此时,武夷山市鼓励发展茶叶市场,武夷街道计生协会深入调研、结合实际,大力鼓励贫困母亲创业创收,开办多期与茶叶相关的技能培训班,免费为计生困难户提供技术指导,发放《现代种茶技术》、《茶树病害与虫害防冶》、《科学种茶问答》等有关种茶技术的杂志书刊,帮助吕淑荣等受助母亲提高种茶、制茶和评茶等技艺,并邀请她们到种茶大户的茶园参观学习。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经验的不断丰富,吕淑荣家的茶叶产量和质量也不断提高了。2011年8月,吕淑荣夫妻俩开办了武夷山居上岩茶厂,生意开始起步,每年到了采茶时节,主动雇请村里的计生贫困母亲一起上山采茶,带动她们就业增收。
2014年初,吕淑荣的居上岩茶厂已经初具规模,长期雇请的贫困母亲已达5户,惠及计生家庭10户以上。为进一步扩大市场,吕淑荣决定转型做精制茶,但技术和设备是个大难题。经过实地考察调研,武夷街道计生协会连续三年将居上岩茶厂作为“企业+计生户”的帮扶基地,每年为吕淑荣等4位贫困母亲提供8万元的幸福工程帮扶款。同时,还委派茶叶技术人员对制作、销售、包装、网络销售、品牌打造进行全程指导。自此,吕淑荣开启了茶叶生产、制作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项目转型。
如今,吕淑荣家的新厂房已经装修好了,制茶设备添置齐全并投入使用。家里也盖了新房,新增了彩电、空调等生活用品,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条件。在脱贫致富的同时,吕淑荣把种茶、制茶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计生户,在她的影响下,去年村里又有5户计生贫困家庭参与到种茶、制茶的行业中来,户均年增收4—6万元。看着贫困姐妹们在幸福工程帮扶下,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好日子,吕淑荣高兴极了。她说:“当初我是靠着幸福工程的关怀才走上致富路的,现在帮助姐妹们创业,也是对计生协会的报答。” (李姗、汤正武)
养鸡脱下贫困帽 勤劳走上致富路
走进长汀县庵杰乡上赤村,便可看到上百只河田鸡欢快地在田间觅食,养殖者就是陈满连夫妇。一年前这对夫妇还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年后便已成为村里的脱贫致富能人了。
现年47岁的陈满连是村里的独生子女户。2014年,陈满连检查出患有右侧浸润性导管癌,这对于一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就像是个晴天霹雳。为了给陈满连治病,花光了家中仅有的一点积蓄,还向亲朋好友借了8万多元,儿子为了分担家庭经济压力,辍学到厦门去打工。2015年冬天,正逢村里开展精准识别工作,村两委针对其家庭情况,通过多次识别、评议、公示,将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如何脱贫致富,是陈满连夫妇的“心病”,偶然间,他们听到养殖河田鸡效益不错,于是也想试试。可是钱从哪里来?启动资金就是一个难题。
2016年底,乡计生协会了解到陈满连的家庭情况以及他们强烈的脱贫致富愿望,立即上门向他们宣传幸福工程,并帮助他们向县计生协会申请2万元幸福工程帮扶资金。乡计生协会还邀请农技站养殖专家,教他们养殖技术。资金有了,技术有了,夫妇俩信心满满,利用家中房前屋后的空地搞起了养殖。每天早上6点,陈满连夫妇按时起床,将玉米、豆粕、膨化大豆磨成饲料,打扫清理养殖场地,然后铺上一层砻糠,保持地面干燥。由于坚持生态放养,不在饲料里放入添加剂或色素等有害人体健康的东西,她家的河田鸡个头大,肉质好、口感佳,供不应求。一年来,从一无所有到现在养殖上百只河田鸡,并且准备增加养殖数量。“计生协会关心我们,养鸡赚了钱,我们一定会坚持生态养殖,宁愿少赚一点,一定要让大家吃得放心”,陈满连夫妇高兴地说。 (邓富彬)
简讯
日前,为进一步做好幸福工程帮扶工作,长泰县计生协会召开全县幸福工程调研入户问卷培训会,对各乡镇(场、区、办事处)计生协会秘书长,幸福工程项目具体负责人进行培训。要求做到:一要明确任务。要组织一场受助贫困母亲座谈会,填好幸福工程问卷表,做好一系列数据汇总,形成一份调研报告。二要明确方法。要集中时间,统一调查,引导受查户如实提供情况。三要加强幸福工程资金管理。要坚持幸福工程项目资金专设账户或单项科目,实行专款专用。 (连金伦)
投稿邮箱:fjsjsxh02@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