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2017年第17期
发布于:2017-12-19 11:07:09    文字:【】【】【

 

 

幸福工程在福建20周年工作座谈会在福州隆重举行

幸福工程在福建20年工作回顾及展望

 

幸福工程在福建20周年工作座谈会在福州隆重举行


11月29日,幸福工程在福建20周年工作座谈会在福州福建会堂隆重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翔出席会议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幸福工程省组委会名誉主任陈桦,省政协副主席薛卫民,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计生协会会长黄贤模,省政协原副主席、幸福工程省组委会顾问潘心城,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省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旭,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朱淑芳,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赵本志,中国计生协会副会长、尤溪县计生协会会长谢启增,省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幸福工程省组委会主任陈光普等领导出席座谈会。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计生协会常务专职副会长、幸福工程省组委会常务副主任阮诗玮主持座谈会。

高翔指出,20年来,幸福工程在福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项目点覆盖了全省所有县(市、区),帮扶规模不断扩大,帮扶模式持续创新,累计筹集项目资金3.2亿多元,滚动投入10.9亿元,帮扶计生贫困母亲家庭10.9万户,惠及人口49万余人,脱贫率达89%,在帮助计生贫困母亲及其家庭改善生活、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省扶贫开发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高翔强调,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总结经验、提升水平、增进实效,以更开阔的思路、更有力的举措,把幸福工程作为帮扶计生母亲、推动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继续把幸福工程项目做大、做强、做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新福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要强化思想引领。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组织网络健全、联系面广的优势,持续广泛开展有声势、有深度、有广度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宣讲活动,把宣传宣讲与开展幸福工程等生育关怀行动紧密结合起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九大提出的各种项目目标任务上来,共创更加美好的新生活。二要强化改进创新。进一步创新幸福工程的工作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载体平台,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摸清底数,提高帮扶工作的精准度。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农户和现代产业发展有机衔接。要加大健康帮扶力度,结合健康福建建设,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三要强化资源整合。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广泛联合涉农、劳动、科技、妇联、卫生等部门和单位,积极探索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的新途径新办法;有关部门要加大为幸福工程提供政策、技术、资金、信息、项目等的支持力度,让计生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四要强化宣传推广,大力宣传社会各界扶贫帮困、奉献爱心的先进事迹,激发全社会的爱心、热情,进一步把幸福工程办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光彩事业。及时宣传推广创新经验,推动幸福工程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专门发来贺电,祝贺福建省20年来开展“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所取得的成就。贺电表示,愿与幸福工程福建省组委会、365体育直播在线观看继续携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动公益慈善与卫生健康事业不懈努力,让更多妇女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更多母亲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赵本志在会上表示,福建省的幸福工程不仅党政重视、网络健全,而且队伍过硬、管理规范,开创的“八闽经验”可信赖可复制。进入新时代,对于幸福工程来说,让实行计划生育的母亲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当前及今后工作的目标。希望福建省的幸福工程持续发展、转型发展、率先发展,在扶贫攻坚、健康促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等方面更有作为,为全国再闯新路、再树标杆。

 会上,省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幸福工程省组委会主任陈光普作了幸福工程20周年工作报告。漳州市计生协会、三明市清流县计生协会、宁德市蕉城区计生协会、莆田市仙游县大济镇计生协会有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助力贫困母亲走上致富路的成功经验,讲述了从事幸福工程工作的经历和体会,展示了他们不忘初心,主动作为,真情服务贫困母亲的岗位责任和担当。来自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龙岩市长汀县河田镇的2位幸福工程受助母亲代表分享了她们勇敢面对困难与挫折,在幸福工程帮扶下,自立自强,脱贫致富,感恩回报社会的感人经历。与会领导、同志们还一同观看了《为了贫困母亲的幸福》幸福工程宣传纪录片。

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周宽奋,省监察厅副厅长柳红,省直

属机关妇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吴秀琴,省财政厅副巡视员黄健光,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书荣,省总工会宣教部部长刘冰新,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郑元福等省直相关部门领导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座谈会。幸福工程省组委会原主任韦立,幸福工程省组委会原常务副主任李子,幸福工程省组委会原副主任林月婵、陈允萍、程绍俊,省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幸福工程省组委会副主任雍秀英,省计生协会副会长陈世泽、左允甘、张添根,省计生协会副会长、幸福工程省组委会常务副主任王瑞生,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省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幸福工程省组委会副主任陈友茂,省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省计生协会秘书长刘腾发等领导,以及来自省、市、县计生协会有关代表共10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幸福工程在福建20年工作回顾与展望

 

1997年8月,幸福工程福建省组织工作委员会经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幸福工程全国组委会授权,由中共福建省委批准成立。至今,幸福工程在我省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20年来,我省幸福工程从起步到发展、壮大,如同一颗希望的种子,从生根发芽到茁壮成长,如今已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回顾20年:梅香芬芳、润泽八闽

 

20年来,我省幸福工程项目点从最早的9个试点县,到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1076个乡镇(街道),帮扶足迹遍及八闽大地;幸福工程资金总量从零起步,到如今累计筹集项目资金3.2亿多元,累计滚动投入项目资金10.9亿元,帮扶计生贫困母亲10.9万户,惠及人口49万余人。我省幸福工程为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和扶贫开发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开辟多元筹资渠道,为开展帮扶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我省幸福工程刚成立时没有资金基础。为筹集启动资金,时任省计生协会会长、幸福工程省组委会主任黄明同志自己捐了3万元,动员办企业的女儿捐赠了10万元,并亲自写信、走访各设区市和企业的领导,极力宣传幸福工程。在他的感召下,大家纷纷慷慨解囊,共募集到启动资金600多万元。多年来,省计生协会历任老会长们也始终心系贫困母亲,为幸福工程捐献爱心。省计生协会原会长张渝民同志连续16年累计向幸福工程捐款13万多元,幸福工程省组委会原主任韦立同志一次性捐款10万元。在省直机关工委的支持下,省组委会分别于2002年、2006年和2010年在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为贫困母亲献爱心,捐献一日所得”募捐活动,共募集善款389万多元各地也纷纷开展募捐活动,九个设区市共募集善款1771万元。省农办、省福利彩票公益金以及各级慈善系统共支持资金590万元,全国组委会支持资金465万元。2005年开始,由漳州市首创并在全省推广建立了财政国库对已征收的社会抚养费按比例划拨资金投入幸福工程的长效机制。截至目前,该项划拨资金达到了2.41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福建省幸福工程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幸福工程资金来源实现了从社会募集为主向各级财政投入为主转变,全省幸福工程资金总量从2012年的1.5亿元到今年突破3.2亿元为全省持续开展幸福工程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持续创新帮扶模式,为受助母亲解决多样化的帮扶需求。帮扶力度持续加大。帮扶资金额度从刚开始的每户每次3000—5000元,增加到现在的最多可达5万元。同时,捆绑使用计生小额贴息贷款,协调整合农、林、水、扶贫等涉农部门和团委、妇联、人社等其他部门资源,充分发挥资金的集聚效应,更好地增强帮扶效果。帮扶对象从农村计生贫困母亲延伸到城市下岗无业计生母亲、城郊失地计生母亲、流动人口计生贫困母亲以及驻地军嫂等群体。帮扶模式不断创新。帮扶模式不断创新,从单一型向多样型、分散型向规模式发展,在坚持“小额资助、直接到人,滚动运作,劳动脱贫”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发展了“公司(企业)+计生贫困母亲”“专业合作社(基地)+计生贫困母亲”“致富能人+计生贫困母亲”等帮扶模式,通过产业引领、能人带动,形成“一乡一精品”“一村一特色”。

积极整合部门资源,不断提升帮扶质量,为受助母亲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20年来,福建省各级计生协会联合医疗部门,共开展妇科病诊查47.13万人次,查出常见妇科病8.3万人次,治愈6.94万人次,治愈率达83.65%。省组委会连续多年联合省武警总队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福州福兴妇产医院等医疗机构,在“母亲节”期间,到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开展免费义诊、“两癌”筛查、不孕不育症诊疗等服务。从2015年开始在全省16个县(市、区)实施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生殖健康援助行动”项目试点,为计生贫困母亲开展免费妇科病普查、治疗。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各地开始探索以电商助力扶贫三明市计生协会最早推出电商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各地通过组织培训、指导经营、提供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有能力的计生贫困母亲开办村级淘宝服务站,支持示范基地开办电商销售平台。

借助多种宣传手段,加强品牌宣传推广,为幸福工程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母亲节”为契机开展宣传服务活动。省组委会坚持每年与项目点联合开展纪念“母亲节”暨“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活动日”活动,通过发放幸福工程帮扶款、慰问金,走访慰问幸福工程受助户,组织专家义诊,举办各类文艺汇演等宣传服务活动,不断扩大幸福工程知名度和影响力。各地通过评选幸福母亲、幸福家庭、举办受助母亲事迹报告会等,让更多人支持参与幸福工程。漳州市将每年的五月份确定为幸福工程宣传活动月,大力宣传幸福工程。福州市通过歌舞、闽剧小戏、小品等表演形式,把幸福工程等生育关怀政策融入节目中,并将节目刻录成光盘发至全市每个村居。以传统新闻媒体力量开展宣传。省组委会从1998年开始坚持每月编辑1—2期《幸福工程工作简讯》专刊,并印发各项目点。各地借助中国人口报、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以及其他地方性新闻媒体力量,广泛宣传幸福工程工作,展示幸福工程帮扶成果。光明网、中国人口报记者多次到我省开展幸福工程采风,福建日报多次报道各地幸福工程工作。以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近年来,福建省计生协会主动适应“微时代”,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开辟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目前,省计生协会门户网站浏览量达到了56万多人,“八闽生育关怀”、“小组学苑”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分别达8万和2万多人,为幸福工程宣传提供了大平台。福建省在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网站幸福工程专栏的用稿量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不断扩大帮扶规模,逐步凸显帮扶成效,幸福工程的强大生命力得到进一步彰显。20年来省幸福工程为全国幸福工程的发展开创了许多福建经验,多次在全国幸福工程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介绍。20年来,全国组委会授予福建102个单位“爱心集体”称号,授予256名幸福工程工作者、志愿者“优秀工作者”、“爱心使者”称号,1035名受助母亲荣获“全国幸福母亲”。幸福工程在省已发展成为具有社会知名度的公益品牌,成为助推计生家庭脱贫致富的民生工程。在幸福工程帮扶下,那些昔日为衣食而愁容满面的贫困母亲,经过自身及其家庭的辛勤劳动,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幸福之路。幸福工程激发了受助母亲自立自强、奋力拼搏的精神,使她们真正成为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的主角,涌现出了一大批劳动脱贫的先进母亲,她们在创业实践中增长了才干,提高了素质,成为了当地脱贫致富、建设幸福文明家庭的带头人,有的入了党,有的被选为各级人大代表,还有的成为了乡村干部。幸福工程更唤醒了贫困母亲互帮互助的意识,一大批在幸福工程帮扶下脱贫致富的幸福母亲,怀着感恩之心,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传递正能量。


展望未来:牢记使命、谱写新篇


党的十九大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我省幸福工程工作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开启新征程,谱写新时代幸福工程新篇章,为建设新福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始终把服务计生母亲的责任

扛在肩上。要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做好幸福工程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强化责任担当,提振精气神,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对接受助母亲的需求,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有力的工作举措、科学的工作机制、优质的服务能力,持续创造幸福工程“福建经验”,推动幸福工程项目工作更有成效、更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摸清底子,理清思路,始终把广大计生母亲的期盼记在心上。要进一步摸清计生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户制宜、分类施策,有的放矢地开展帮扶工作。要将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让受助母亲承担起一份责任、信守着一份承诺,激励她们自强不息、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要将扶困与扶智结合起来,联合有关部门,通过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信息共享,提高受助母亲及其家庭的生产经营水平和能力。要把扶助健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与“健康中国”“健康福建”结合起来,做好生殖健康服务和健康宣传教育,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切实当好政府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与群众之间的组织者、宣传队、嫁接人。要把帮扶重点从帮助贫困母亲脱贫向扶持脱贫母亲致富转变,让更多母亲过上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生活。

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始终把推动幸福工程新发展

的举措落到实处。要进一步探索规模化、特色化、区域化的幸福工程帮扶模式,结合小城镇建设、农业产业调整和“富美乡村”建设,对帮扶模式进行再创新,集中投放资金,实现一村一品、整村推进,产业带动、规模效益;要在项目运作中更广泛地培育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幸福工程成果,进一步提升幸福工程品牌影响力;要探索实行经济实体担保、大户担保、公司担保、诚信担保等多种担保方式,有效突破担保难的瓶颈问题,确保每一个需要帮扶的对象不会因为担保问题而落下;要探索建立风险防范和共担机制,通过多种方式筹集风险金,以解决个别因特殊原因导致项目受损的受助母亲还款问题。各地还可以探索建立幸福工程基金的专门管理机构,或委托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专业人员统一管理,统一运作,解决基层人员少、能力不足等问题。

廉洁奉公,守住底线,始终把纪律的戒尺牢牢握在手中。要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真正做到公开、透明,让项目在阳光下运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廉洁奉公,守住底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合法合规地开展工作,管好用好每一笔资金,确保既干成事又不出事,

确保幸福工程帮扶工作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

历史检验。



 投稿邮箱:fjsjsxh02@163.com

访问统计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