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计生协讲座: “都快要中考了,孩子还这样!我该怎么办?”
发布于:2017-12-07 15:50:58    文字:【】【】【

12月6日下午,思明区嘉莲街道计生协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厦门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郭慧萍老师做客莲花中学,为100多名初三年学生家长进行了一场“沟通之道:如何缓解中考压力”青春期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郭老师从“了解初三考生心理动态”、“如何与考生沟通”、“帮助考生缓解压力”三个方面,向家长们阐述了初三年应试考生的心理生理保健知识,剖析了考生面临的压力,让家长们了解考生一些常见的应试心理特征,指导家长如何与考生沟通与交流,帮助他们化解和克服一些心理问题。

在授课过程中,不少家长提出了诸多平时与孩子相处时所遇到的问题,如孩子叛逆、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情绪波动大......郭老师也逐一为家长介绍了实用的沟通技巧,强调不少考生同时也正处于青春逆反期,家庭教育心灵沟通的重要性。


家长Q:我女儿今年初三,明年都要中考了,小学的时候学习很好,最近,成绩大幅下滑!找老师了解情况才知道,孩子跟其他班的一个男生在谈恋爱,即使在教室里也经常心不在焉,根本不想学习的事,做为妈妈看到孩子这样,真的很心痛。
会后家长们纷纷表示,郭老师的授课如解语花一般,帮助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应对考生应试压力,回去后便可以活学活用,与孩子和谐相处,为有效化解冲突维系和谐亲子关系起到不小的作用。


 
问题一、女儿早恋导致成绩倒数,怎么办啊?
郭慧萍:社会环境使现在的中学生普遍早熟,家长不必太过惊慌。一个健康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这是一种正常反应,是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与其把它当成一件丑恶的事情加以批评指责,不如把它看做是美好的事情加以引导。虽然恋爱是美好的,但中学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中学阶段要抓好学习,为一生做一个好铺垫,找一个好起点,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恋爱、结婚、成家立业。如果在中学阶段早恋,很可能导致学习不好,感情也容易受伤害。家长和老师首先不应该批评指责,而是要找机会和孩子谈心交流,找出孩子早恋的原因,尤其是家庭方面的原因。比如有的孩子是单亲家庭,有的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吵架,有的父母中有一方常年在外,因为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孩子不得不通过外界寻求理解、寻找感情寄托。只要多方面分析原因,找到症结所在,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我想是因为我们疏忽了对孩子的管教,所以我跟我老公决定加强监督管教孩子,经常对孩子严厉说骂,我老公甚至还打了孩子。可是孩子没有一点改变,经常跟我们顶着干,甚至有一次考试成绩居然是班上倒数第1名,我想是不是我们的管教方式出了问题,哪个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我急得晚上都睡不好觉,我要怎么办?

 

问题二、都要中考了,还沉迷游戏
郭慧萍:孩子心理需求的缺失,在网络游戏中,却可以得到满足。孩子学习成绩不佳,父母如果没有想办法鼓励孩子,还对孩子打骂,这样孩子的自信心会严重受挫。网络游戏中,孩子不仅可以满足成就感,还能够得到鼓励,每一个关卡,都会获得奖励,即使失败了,游戏也很有“人情味”,鼓励你“再来一次”,而不是不给你机会。
家长L:我的孩子以往学习成绩良好,上初三后反而沉迷网络游戏,在家里只对着电脑,拿零用钱压岁钱充值,有时玩到凌晨不睡,变得不愿和任何人交流,不仅成绩下降,连身体都渐渐变得不健康。电子游戏真是把我家孩子毁了,都快要中考了,我该怎么办?

建议一、硬性没收手机起不到任何效果,因为孩子不仅会记恨你,还会想方设法夺回手机,跟家长吵架,更甚者偷取钱财或寻找其他更刺激的玩法。建议二、理性为王,感性为兵。要让孩子戒掉“贪玩”,戒掉童稚,感性的交流是起不到作用的。应该以理性的、平等的、讨论式的方式与孩子研究,“你玩电子游戏的原因是什么?你玩电子游戏的最终结局会是什么?”电子游戏并不可怕,不是毒品,是时代文化巨变的产物。孩子沉迷游戏不是游戏的问题,而是因为人类生来“贪玩”。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在现实中没有得到满足,才会在网络上寻求较好的满足,以补偿现实的缺失,心理需求现实缺失越多,则网络满足优势越大,从而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趋势越严重。找到问题根源,就找到解决的方法。


问题三、上了初三,孩子暴躁叛逆啊!

家长W:我家儿子自从上了初三,不知道是不是青春期叛逆还是因为面临中考压力太大,变得性格暴躁叛逆,很容易就发脾气,经常对家人说出去死、关你屁事等恶语,不愿与家人交流。做父母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郭慧萍:没错!初三年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不愿跟家长交流,通常是因为父母之间失去了基本的信任,过去太多次沟通,他都没有得到重视和尊重。性格暴躁,除了从小太过溺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受父母的影响,这类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孩子从小都在模仿父母,当孩子不知道怎么处理负能量的时候,只能模仿父母的方式。
 
问题四、孩子成绩波动大,动不动就哭
家长C:最近我家女儿成绩波动大,动不动就哭,觉得自己没用,做为父母的也很是担忧,但除了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工作,学习上帮她请家教报补习班,我们真不知道还能怎么帮助她。
厦门旅游台FM94.0每周二好好学习之《约会青春期》节目策划及主持人
郭慧萍:  1.不要过度关注。有些家长临到中考,家里电视也关了,走路也蹑手蹑脚起来,这样的小心翼翼让孩子备感紧张。应该为孩子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如果过度关注,往往适得其反。2.不要鼓励孩子早睡。一些孩子习惯深夜11点睡觉的,非要他晚上9点就睡觉,违反生物钟,反而造成孩子失眠。3.不搞特殊化。一旦家有考生,整个家庭气氛都不一样了,家长常给孩子说:“你只需要专心考试,其他的我来。”过分的小心翼翼,与往日生活产生巨大反差,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劳逸结合,外松内紧。虽然我们的内心是时时刻刻关注中考牵挂中考的,但是我们知道,没有好的休息就不可能有好的发挥。所以一定要劳逸结合,在学好的同时,还要保证睡得香,玩得好。(福建卫生报记者 章文 通讯员  蔡淑婷、叶晓臻 整理)

访问统计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