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报道 | 仙游县多措并举守护计生家庭合法权益
11月16日,《福建卫生报》刊发计生协典型工作报道:《仙游县多措并举守护计生家庭合法权益》
近些年,为帮助基层计生家庭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莆田市仙游县探索建立“搭建平台、多方参与、健全机制、依法援助”的长效服务机制,积极开展计生家庭法律援助维权工作,不断增强计生家庭、流动人口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政府搭台 为计生家庭维权护航
“多亏计生协会的帮助,才让我顺利拿回了属于我的补偿款。”陈炳旭高兴地说。今年3月间,仙游县菜溪乡象山村独男户陈炳旭来到乡计生协会,请求维权。因2010年沈海高速施工,陈炳旭家林地两亩被征用,因与邻溪边村两户人家的林地存在权属纠纷,征地补偿款未能发放到位。乡计生协会与法律援助站、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共同深入调查,经调解协商达成协议,双方按照4:6比例分成,陈炳旭得到四成比例8000元。
“在计生协会人手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牵头,借助司法机构、民间司法工作者和热心人士为计生家庭维权,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发展。”仙游县计生协会会长陈秀贞说。
今年,仙游县成立计生家庭法律援助工作协调指导小组,依托县法律援助中心,成立县计生家庭法律援助中心站。同时在龙华、郊尾和大济镇三个试点镇,先行探索设立计生家庭法律援助工作站,重点开展法律、政策咨询和宣传服务等工作。建立3支工作队伍:镇村干部主体工作队伍,计生协会理事、小组长组成的调解小组,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组成志愿者队伍,为计生家庭维权以及普及法律知识。
榜样引领 全国司法系统劳模奉献力量
林庆元早年是大济镇的计生干部,常年与育龄群众打交道。1992年他改行从事法律工作,运用学到的新知识、新本领,尽心、尽力、尽责地为计生群众服务。曾先后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见义勇为好人”等30多项殊荣,并当选省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
“仙游县计生协会与林庆元合力,组织成立‘148法律服务所’,发挥法律服务所和他个人的榜样引领示范作用。”仙游县计生协会副会长陈清贤说。
仙游县鲤城街道十字社区计生户何文英、何文兰2014年1月向莆田某房产公司购买商品房一套,超期3年没有拿到房屋和产权证书。2016年6月间向148法律服务所请求法律援助,最后在服务所的帮助下,仙游法院裁定该房产公司赔偿何文英和何文兰各5万多元,房产证也于2017年12月30日前办妥交付。“三年多的房产纠,终于解决,十分感谢148法律服务所。”何文英笑着说。
在计生法律援助的道路上,林庆元等人建立了“一热线、二对接、三联动、四跟踪,五不”的服务工作机制。一热线,公开咨询热线,24小时畅通;二对接,与县计生协会、县卫计局、乡镇、村居对接,与计划生育户对接;三联动,与公安、法院、信访联动,做好公调衔接、诉调衔接和访调衔接;四跟踪,即预情、办理过程、履行督促、回访跟踪;五不,即服务过程首问责任人不变更、未办结事务不离岗、履行督促不中止、跟踪回访找不到服务对象不离卷、承办法律援助本案未结案不离责。“12345”工作法既保障责任到人、工作到位、质量提升,又推进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调解工作室 退休老法官发挥作用
“冤家宜解不宜结”、“相逢一笑泯恩仇”、“退一步海阔天空”……仙游县鲤城街道“万和调解工作室”的墙上处处可见这样的温情话语。
鲤城街道“万和调解工作室”,是一个由调4名调解员组成的调解队。成员都是当地具有丰富民事审判经验、深受群众信任,并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退休法官,凭借丰富的法律和工作经验,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力量。
今年年初,鲤城街道万福社区龙星小组的土地被政府征用,补偿款进行集体利益再分红时,计生户李某再分红利益因为一些原因无法到位,调解工作室及时派员介入,进行现场调查后,按有关规定,帮助李某一家4口人获得村民小组土地款分红的同等待遇。
桥梁纽带 基层计生工作者参与维权
“仙游县有325个村居计生协会,1888个计生协会中心会员组长经过系统培训,法律知识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参与计生家庭、流动人口维权工作,当好桥梁与纽带。”仙游县计生协会常务专职副会长岳庆全强调。
“盖尾镇计生协会自开展计生家庭法律援助以来,形成了‘有事找法、办事依法、解事靠法’的新氛围,许多计生家庭遇到麻烦事,就找计生协会帮助解决,就连家庭暴力、婆媳纠纷也会找协会协助处理。”这是盖尾镇计生协会会长许明腾的体会。
今年5月27日,盖尾镇东井宫村西埔自然村计生户陈某,因隐私照片被同村的方某在朋友圈内传发,不堪受辱,跳水库自杀身亡。事发后,镇派出所、司法所一同介入处理,为陈某维权。最后,方某被公安部门拘留,并赔偿陈某家属安葬费7万元。据了解,盖山镇从去年以来共为计生家庭和计生农民工维权16件,结案率100%。(福建卫生报记者 王秋榕 通讯员 游文贤 王志鹏)





